2025年3月31日,沪深北结束了第一季度的交易日。申通快递报收11.81元,跌0.08%,换手率0.83%,滚动市盈率23.41,总市值180.79亿元,今年一季度累计涨幅16.58%,列A股快递第一。
两个月前的1月13日,申通快递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,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.50亿元至10.50亿元,同比增长178.84%至208.19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.50亿元至10.50亿元,同比增长179.86%至209.32%;基本每股盈利为0.63至0.70元/股,上年同期为0.23元/股。
申通形势一片大好,却与最初的创办者陈小英已丝毫没有关系,因为她已高位套现,转身离去。
陈小英出生在1976年的浙江桐庐,小时候家里穷,她早早的便去一家印染厂打工。后遇老乡聂腾飞,1992年两人正式结婚,当时陈小英只有16岁,聂腾飞比她大三岁,19岁。
当时他们夫妻俩在企业主要负责的是负责接收并完成海外订单,那时的物流行业仅中国邮政一家,这就导致与海外商品对接效率极低,按邮政当时的做法从杭州送一单到上海,往返最少得三天。聂腾飞在与邮政多次沟通无果后,他决定自己去送海关报单。杭州到上海有直达车,若当天晚上坐晚班车去上海,第二天早上就能送到上海海关,可以大幅度节省时间。
聂腾飞向公司汇报了这个想法并得到了认可,还承诺每送一次报单给予他100元补贴。扣除到来回路费30元,还能剩下70元的额外收入。在那时绝对是笔不错的收益。
见自己跑物流收益这么大,夫妻俩后来萌生开物流公司想法,但刚开始只能悄悄干,主要是两点,主要是当时物流行业仅有邮政一家,不存在私人快递,尽管私人快递在下面一些公司执行业务时屡见不鲜,但在公开场合还是不被允许的,所以送单过程必须非常灵活,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变。另外就是正因私人快递不被政策允许,一般企业也不敢把业务给私人传递。就这样几乎是偷偷摸摸的,到后来生意渐大,对私人快递风声也没那么紧了,他们决定辞职下海,专门从事送报单的业务,并邀请工友詹际盛加入。
于是陈小英夫妻与工友詹际盛创办了上海盛彤公司,起初业务就是为各大公司送报单。聂腾飞在杭州负责接单和推广业务,詹际盛在上海对接,而陈小英则负责企业内部事项和对接客户。
为了进一步拓展商圈,陈小英将目光锁定在当地所有外贸公司,那时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,只可以通过固定电话联系,每天联系客户就要花上十几个小时。
而聂腾飞等人送报单更苦了,路途的颠簸劳累不说,因为当时私人快递还没完全合法,所以时常还躲避上面的检查,聂腾飞等人时刻在路上,经常三餐很难准时吃上。
终于这种打游击似的的地下快递迎来了光明的日子,国家放松了对快递行业的管制,明确私人也可以参与进来。他们的公司对此也进行了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业务调整,除了送报单,也逐步开始搞商品运输,业务拓展很快。
作为国内私人快递业务的开创者,他们的效率自是庞大低效的邮政所不能比的,很快就吸引来成百上千的订单。盛彤公司发展非常迅速,仅仅一年,公司的利润就有两万多元。
在当时那个万元户都十分少见的年代,这笔钱已然是一笔巨款。很快,盛宏公司已在上海地区小有名气,由单纯的送保单到开始承接一些货物的寄送。
公司业务发展那么快,需要人,而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在桐庐的老乡。在当时那个年代出来打工的人都喜欢成立各种各样的老乡会,因为在那个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,老乡成了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消息沟通的主要桥梁。据说浙江人出门在外,搞这些同乡会搞得更厉害。有传言说如果有人敢背叛老乡的话,那他在老家就抬不起头了,父母都会被人戳脊梁骨。
有了这样的制约,出门在外的人,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找帮手,都喜欢找老乡,尤其对浙江人而言。作为行业的开创者,申通快递快速铺开版图,就是靠着亲朋好友这条纽带铺展开来。
由于是私人邮递的开创者,陈小英夫妻俩仅用了6年的时间便将盛彤公司发展到极高的水平,在当地业务甩开邮政一大截。后他们把公司名盛彤后改名为“申通”。有人解读 为,申有上海之意,通为四通八达,寓意上海货物由此通达。
当时的快递物流市场,除了邮政,市场上就只有申通,而邮政效率较慢,申通效率高,业务量大,夫妻俩不满足于上海这里了,期望拓展至全国。
将申通往其他省辐射,只要是想加盟的人,填好表格,缴纳几百元押金,就可以在其他城市开设网点。
也是在这一年,陈小英丈夫聂腾飞一次外出时遭遇车祸,年仅25岁,整个公司的重担落在陈小英的身上。申通快递迎来史无前例的危机。
大难临头,先前靠老乡和亲情维系的架构分崩离析,申通元老先后出走,并带走大量员工和客户资源,纷纷抢占快递市场份额。
当时身为创始人之一的詹际盛与陈夫妻产生矛盾,詹际盛选择离开,独自创办了中国第二家民营快递公司——天天快递。随后,陈小英将哥哥陈德军带进了申通,负责之前詹际盛的工作。
1999年,陈小英的小叔子聂腾云在带领自己的嫡系骨干退出申通公司,重新创立了一家快递公司,取名为韵达。原因是陈小英在丈夫死后,不仅没有将原本属于聂家的公司股份让其弟聂腾云继承,反而让自己的哥哥陈德军担任申通集团董事长的职位。气不过的聂腾云愤然出走。
2001年,陈德军的好友、负责申通分公司的桑学兵带领一批骨干离开申通,独立创办了中通快递。
自此,从“申通”延伸出4家快递,而原先的老大申通在男主人去世后处于风雨飘摇中,很多人都想看22岁的女主人陈小英的笑话。
面对着支离破碎的组织架构,短时间内难以招募到胜任的员工,陈小英一人身兼多职,极力维持公司运转。
不过当所有人都离开申通外出单干时,22岁的陈小英身后始终有两个男人一路同行,成为她的支撑。这两个男人,一个是聂腾飞的司机奚春阳,一个是她的哥哥陈德军。
陈德军留在陈小英身边,人类能理解,毕竟是血缘亲情。而作为陈小英先夫的司机奚春阳还继续留在陈小英身边,则引起了人们的猜疑。但猜疑归猜疑,能确定的是,陈小英能挽救申通,奚春阳可谓起了决定性作用。
面对艰难局面,奚春阳提出改进“加盟”制度,把加盟变为二级代理,也就是“总分两级加盟”模式,将利润下沉到每一个人。
一级负责整个区域的快递市场,属于区域统筹,需要向总部交押金获得代理权,并负责下属街道的代理授权;二级则是一线的快递站,负责各个街道,需要向一级支付代理押金,收益则是多劳多得。
将网点当做一级加盟商,快递员则为二级加盟商,网点向总部交押金,快递员给网点交押金。
这样层级收入全是他们自己的,不光各层级的利益关系取得合理分配,同时各层级还能互相钳制,确保了配送链条的稳定。②
它的好处是,从原本的多寡不均变成层层受益,保障了每一个加盟商的收益。陈小英通过这一个模式传递出一个信息,跟着申通,只要你肯干,就会发财。
“总分两级加盟”模式赢得加盟商的认可,分崩离析的申通迎来久违的稳定,其他快递也争相效仿。凭借这种模式,申通快递的发展呈指数型增长。很快就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,日均业务量达到150万件。2012年,陈小英和奚春阳喜结连理。
2008年,陈小英不光带着申通快递躲过了金融危机,还斥3亿巨资在上海、江阴等地建立流量充足的转运中心。
此后,申通快递平稳经营,但此时各大快递都已趁势发展起来,申通与此前的鼎盛期不可同日而语。陈小英苦心经营,仍旧没办法改变局势。
就在这时,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——电子商务闯入她视线年,淘宝为了方便管理,首次将物流信息加入到了发货流程当中,为了能确认收货,卖家必须在平台输入快递单号。
虽然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,这是好事,但实施追踪对于当时的快递公司来说却绝非易事。
一是按淘宝如此严格的发货程序,真要按部就班,可能要花一大笔钱,谁知道淘宝能够存活多久,若是大费周章的整个物流信息,结果没两年淘宝就倒闭了,岂不白费?
马云将每份快递的价格压到2.7元,任何一家快递公司盘算之后也很难盈利,最多勉强能够保证不亏本。所以其他快递公司不敢冒险,没谁愿意接受这个“亏本价”。
可陈小英却认为,淘宝的发展绝非一年两年,它将带动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地崛起,成为未来购物的趋势。在全国各区域都建立了分拨中心,以及统一的快递信息管理系统,大幅度的提升了配送速度。
而当陈小英接下这个单子时,申通内部也争议不断,有人觉得马云的报价是痴人说梦,会拖垮公司。但陈小英力排众议直接敲板,与马云达成合作,抓住了电商崛起的新风口。2009年第一次双11活动引起全民购物狂欢时,申通快递便一扫颓势,成功拿下淘宝四成运单。
那年的双十一购物节,让初出茅庐的淘宝成为了互联网购物平台的NO.1。也让申通再次回到了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。有人对那一年的双十一做过分析,为何会大获全胜,陈小英的申通绝对功不可没。
若没有当时申通整改后拥有强大的物流系统,订单如果出现大量滞留现象,那么马云所构想的狂欢夜,很可能沦为一场闹剧。
当然,若是没有淘宝,陈小英也无法快速去掠夺有限的市场资源,从而借壳上市。③
2016年12月30日,申通快递在深交所上市,这无疑是其发展历史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而就在这一年,圆通、顺丰、韵达、中通也相继上市,快递行业竞争更为惨烈。
陈小英心里明白,时代已经变了。电子商务时代来得太快,除了“三通一达”,京东、顺丰等劲敌层层围堵。申通虽在市场站稳了脚跟,但再也无法垄断快递行业,危机仍然存在。
此时快递公司虽多,却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这样的乱象在事实上损害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益。
而陈小英看准了这件事的意义,于是将自己的申通集团出手,此时马云表现出有意收购申通的意愿,双方一拍即合。2019年3月,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递。最终,2019年陈小英从申通功成身退,所占股份以146亿的金额卖给马云。
退出申通后,身价百亿的陈小英没有闲着,口腔医疗行业、互联网金融项目等一一尝试过,不过大多事与愿违,
2009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陈小英在一个业务会议上遇到了一位雨伞制造商。这位制造商介绍了雨伞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当前市场的缺口。这次会谈极大地触动了陈小英,她开始考虑将部分资金和资源转向雨伞生产。
陈小英将目光锁定在雨伞,陈小英对雨伞重新定义,伞面不沾水,雨天收伞很快就干,不会滴得到处都是;骨架也做了升级,不容易生锈,大幅度的提升了雨伞的常规使用的寿命。用特别的材料做的雨伞,这样一种材料干得快。而且,还在雨伞上装了个小LED灯。
考虑到夜间打伞看不清方向容易磕着碰着,陈小英使雨伞拥有内置照明功能,夜间出行会有微弱的灯光,保障出行安全。她推出的几款创新设计的雨伞,如防风型、超轻型、一键开收等,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。④
2020年,她带着自己的一款雨伞专利再次回到公众视野,成功在雨伞市场站稳脚跟。陈小英投资并生产了这批雨伞投入到市场,再获成功。
陈小英在申通最辉煌时离开,被人批是目光短视。但当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快递行业现状,就会明白她这一决定的高下。
天天快递的创始人詹际盛曾是当时的申通快递最初的元老,1994年,詹际盛离开申通,和弟弟办起天天快递。
作为曾经的合作伙伴,陈小英不忍心看“老伙计”詹际盛落难,于是以1.6亿的价格重组天天快递,持股60%,彼时,她直接让自己的新婚丈夫奚春阳坐阵天天快递。
毫无疑问,奚春阳的经商能力也很强,在申通的一路护航下,天天快递增长了不少。
5年的时间,天天快递的价值在奚春阳的手里翻了几倍,他还在2016年还顺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(大峰控股有限公司)。
或许是厌倦了商场的你尔我诈,2017年,奚春阳以5亿的价格把天天快递卖给了苏宁集团,随即他就开始消失在快递市场。⑤
圆通快递的诞生则是因为当时身为申通财务的张小娟,劝丈夫喻渭蛟也做快递,才于2000年诞生的。圆通快递发布2024财年年报显示,公司在2024年1月1日-2024年12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53.22亿港元,同比增长0.58%,归属母公司净亏损4077.40万港元,同比止盈转亏,去年同期净利9677.50万港元,基本每股盈利为-0.10港元。
至于会通快递,2月27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,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.88亿元,同比增长13.82%;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1.94亿元,同比增长32.09%。
韵达3月24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1.18亿元,同比增长4.23%;归母纯利润是-2736.66万元,同比下降148.17%;扣非归母纯利润是-4810.71万元,同比下降233.17%;基本每股盈利-0.06元。
中通快递创始人赖梅松则是喻渭蛟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,看着他们做了快递,才从木材生意转行投了500万,在2002开始做起了快递。中通快递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显示,2024年中通快递实现了包裹增量38亿件,全年包裹量达340亿件,同比增长12.6%,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增长12.7%至人民币101.5亿元。中通目前无论是包裹量还是净利润,都已超过申通,成为四通一达的老大。
四通一达中,目前天天已被收购,韵达亏损严重,圆通勉力维持,会通正常经营,申通保持现状,中通后来居上。呈梯级展开。
快递行业的整体环境也面临面临诸多挑战。随着近年来价格战持续,2024年11月,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.08元,同比下降5.45%;圆通速递单票收入2.29元,同比下降6.96%;韵达单票收入2.03元,同比下降14.71%。利润空间压缩,倒逼末端网点降低管理投入以维持生存。
当薄利多销模式难以为继时,安全投入的长期欠账终成致命短板,这既是韵达的危机,更是桐庐商帮商业文明迭代的必经阵痛。⑥
16岁辍学,22岁丧夫,40岁身价突破100亿,43岁将公司卖给马云,成功套现146亿,离开快递行业,从事卖伞行业,依然业有所成,陈小英的人生堪称完满。
①(纪实:女富豪陈小英:把申通卖给马云套现146亿,现卖伞再次翻身 清愁纪实说2024-04-27 )
②(回顾:变现146亿后,陈小英告别快递江湖,科技慈善新征途已启航 娱乐蔓曦2025-03-27 )
③(回顾:把申通卖给马云,套现146亿后,如今的陈小英身在何处?文化说纪实2024-12-25 )
④(陈小英:申通快递创始人,146亿卖给马云后,又靠雨伞赚上百亿 紫嫣姑娘说历史2025-03-29 )
⑤(申通鼻祖聂腾飞,25岁因车祸离世,妻子改嫁司机套现146亿后抽身 赵睚眦2022-09-10 )
⑥(韵达快递被立案 “桐庐系”立于危墙之下 2025年03月20日 市场资讯来源:评论员毕舸)